白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洁净、纯粹、平和等寓意。对逝去的人来说,白色象征着他们已离开尘世,进入另一个世界,因此人们在制作寿衣时,往往选择使用白色来象征灵魂的纯洁和高贵。同时,白色也是一种中性颜色,不会引起人们的感情波动,也不会影响逝者与自然的和谐相处。因此,白色成为了制作寿衣时的颜色。
停丧,死者弥留之际,子女要及时给死者修剪指甲,梳理鬓发,擦洗后穿上寿衣,寿衣、铺盖讲究里外全新。死者一咽气,赶紧掐死一只公鸡,接着将死者停放在堂屋上首的一块门板上(停尸不能动哭声,烧纸才动哭声。),用黄纸盖住脸面,用红线扎住双脚(三天“送亡”时解开绑脚红线,让灵魂出走),为了黄泉路上安全顺利,还要在死者的双袖口内装上死面方饼、纸钱、一双筷子,称“打狗饼”、“买路钱”,最后,再杀一只鸡,收拾干净供在灵桌上。
葬礼中的仪式和音乐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敬意和无尽怀念。仪式的庄重沉痛,通过焚香、献花等仪式,让逝者的灵魂得到慰藉。音乐则常常采用哀乐或挽歌,配合着悲怆的旋律和歌词,带给人们深深的感触。在这种环境下,人们的情感得到了净化,更加珍惜眼前人。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路人,葬礼都能让人们在悲伤之余感受到人间的真善美,也更深刻地领悟到生命的宝贵。在这个时候,仪式和音乐就成了人们抒发感情的种方式,表达对逝者的哀悼和敬意。
盘丧,是指族中男子和邻居到灵堂陪伴孝子守灵。盘丧的时间是从停丧的头一晚直到葬礼结束。这期间,除去女人,族中人人都可去盘丧。主家热情欢迎,诚挚招待,备有夜饭、茶点等,盘丧的人只在灵堂内活动,下棋、打牌、玩麻将,陪伴孝子消磨时间,化解悲伤。
首先,在葬礼上,饭菜的种类和数量都有着严格的规定,通常包括四个大菜和四个小菜,代表着四季轮回、四季安宁。这其中,肉菜和素菜都是必不可少的,寓意着阴阳调和,也蕴含着死者家属对亲人的缅怀和思念。在饭菜的准备上,也有着一些禁忌和讲究。例如,肉菜不能切得太碎,以免让人联想到碎尸的场景,这会对逝者和家属带来不敬和晦气。在颜色的搭配上,饭菜更好不要出现白色,这是因为白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丧事,会让人感到凄凉和悲伤。